什么是节度使

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到唐朝后期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举例唐玄宗时期边镇十节拥兵四十九万,而中央禁军不过十二万人,典型的外重内轻。

“节度使”是官名,唐初的时候沿用隋朝旧制,允许地方屯兵屯田,设立地方军政机构,总管地方的长官就称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一种官职称号,意指地方军事的指挥官。这一制度是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武装力量的控制而设立的。节度使既可以是军队的统帅,也可以兼领地方的行政管理,具有相当高的权力。一些重要的节度使甚至可以统率几个州或多个军队。部分历史上知名的节度使包括郭子仪、郑成功和李光弼等。在五代十国时期,许多地方政权相继出现,节度使制度逐渐演变为当时各自政权的高级官员制度。总的说来,节度使制度的出现和衰落都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大权独揽的官职,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最终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强大的藩镇割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199623w386j.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