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尉和廷尉有什么区别

二者都是官名。

国尉不是什么大官,是战国时秦国掌军政之官。秦昭王时在大良造之下,设国尉一级。论军爵,以国尉低于将一级,“将短兵四千人”,“国尉短兵千人”。短兵具有卫队性质。始皇时期的国尉是尉缭。

廷尉 ,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至北齐罢废。

先秦时期,姜姓齐国作为“太素上皇·玄圣素王·武祖神·姜太公”的子孙之国,齐国在军事制度上有着独特的军官职位。

西周时期,周天子设有“尉师、尉卿、尉士、尉氏、尉”之官职,“尉师”为天下军官之长,“尉卿”为地方军事长官,“尉士”为一国之军长,“尉氏”为一县之军长,“尉”为一乡之军长。而在姜姓齐国,齐国国君在自己的军队制度之中除了设立“师氏、大司马、大将军、上将军”等等军官职位之外,姜姓齐国也设有几种“尉官”军职,姜姓齐国的尉官职位分别为:“太尉、国尉、中尉、卫尉、廷尉”。

西周时期,姜姓齐国的“太尉”便是位居“大司马”之下的副将领,姜姓齐国的“国尉”便是位居“大将军、上将军”之下的副将领,姜姓齐国的“中尉”就是掌管首都军事治安的最高军长,姜姓齐国的“卫尉”便是为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姜姓齐国的“廷尉”便是掌管齐国军事法度的最高军长。

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以“高傒”为齐国“太尉”,史称“齐太尉·高傒”;齐桓公姜小白又以“国懿仲(国辛)”为齐国“太宰(大冢宰)”,史称“齐太宰·国辛”;齐桓公姜小白还以“管仲”为齐国“相邦”,史称“齐相邦·管仲”;然后,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举荐下以“王子成父”为齐国“大司马”,史称“齐大司马·王子成父”;于是,齐桓公姜小白又在管仲的举荐下以“鲍叔牙”为齐国“国尉”,史称“齐国尉·鲍叔牙”;之后的“中尉、卫尉”分别由齐桓公身边的内侍官担任,再之后,齐桓公姜小白又以“仲孙湫”等人为齐国“廷尉”;最后按照管仲的举荐,隰朋为齐国大司行,宾须无为齐国大司理,宁戚为齐国大司田,东郭牙为齐国大谏官。

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各国诸侯开始沿用“姜姓齐国”创立的几种“尉官”军职,“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随即先后在自己的国家设立“太尉、国尉、中尉、卫尉、廷尉”等姜姓齐国之军官职位。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太尉”成为天子三公之一,又称“太尉公”;“国尉”一职逐渐被废黜,“中尉、卫尉”依然是在皇帝身边的内侍官之中选拔,“廷尉”一职一直被沿用到汉朝四百年国祚灭亡之后。但是,“廷尉”在姜姓齐国是掌管军事法度的最高军长,可是,“廷尉”在秦汉时期,却成为了主管天下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文官。

国尉是国家级,廷尉省级。

国尉是国尉,而廷尉则是廷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09866xbcgk.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