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的戏曲被称为水墨调

水磨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被称作水磨调的中国戏曲是昆剧,昆剧风格软糯、细致,和江南地区人吃的糯米汤圆有类似的地区,因此也被别人称之为“水磨调”。

昆剧的节奏感十分迟缓,节奏感是四分之四拍、四分之八拍,是舒徐凄凉的中国戏曲风格,昆剧是百戏之祖,在演唱的情况下字头、字腹、字尾、张口、闭口粉刺、鼻音都是有方法。

昆剧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戏曲种类,昆剧在福清、余姚、弋阳、昆山市等地历经了改革创新,唱遍大街小巷,到明中后期之后变成关键的唱法。

清乾隆、嘉庆年间昆剧进到皇宫,摆脱了广大群众,之后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戏曲、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一些地方戏曲替代了。

昆剧普遍的曲目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也有便是折子戏,有《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剧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名为“人们囗述财产和非物质财产代表作品”,我国是十分重视非遗文化财产的维护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29593awcv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