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马山的由来「无锡马山介绍」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无锡马山的由来的问题,以及和无锡马山介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内容导航:

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县”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一. 马山县隶属:

马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南宁市七区五县之一。

二. 马山县地理位置:

(一)马山县东与南宁市上林县、来宾市忻城县相邻;

(二)南与南宁市武鸣区交界;

(三)西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百色市平果县接壤;

(四)北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隔河(红水河)相望。

三. 马山县——“中国黑山羊之乡!”

(一)马山县黑山羊驰名区内外!马山县黑山羊主要销往北上深广、港澳等区域、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二)马山县黑山羊放养在大石山区,食百草树叶,饮山泉溪水。其肉质非常细嫩鲜美,维生素含量较高,蛋白质较为丰盛,脂肪含量非常低,而且胆固醇含量远远低于别的禽肉。马山县黑山羊被人们称为品质优良的补养绿色食品。

四.马山县的历史以及“前身”:

(一)秦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桂林郡地。

(二)汉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交州刺史部郁林郡领方县和增食县。

①领方县,县治在今南宁市宾阳县芦圩镇;古时的领方县辖区非常广大,包括今南宁市宾阳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及横县部分(即原永淳县辖境)、以及南宁市区;还包括今来宾市兴宾区部分(即原迁江县辖境)、合山市。

②增食县,县治在今百色市田阳县境。今百色市田阳县至南宁市马山县,距离不知有多远!由此可知,古时的一个县,辖区是非常大的。

(三)三国时期:今马山县隶属吴国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和增食县地。临浦县,即原“领方县”改名而来。

(四)晋朝时期:

①今马山县东部,隶属广州郁林郡新林县地。新林县,为东晋时期,于郁林郡下新设,县治在今南宁市上林县境。

②今马山县西部,隶属晋兴郡增诩县地。增诩县,即由原“增食县”改名增翊县而来。

(五)隋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郁林郡领方县地及宣化县地。宣化县,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改晋兴县为宣化县。治所宣化城,即今南宁市邕江北岸(今南宁市区)。

(六)唐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岭南西道邕管思恩羁縻州。

①“邕管”:即岭南西道邕管经略使,也叫邕州大都督府。驻地邕州,即今南宁市市区。

②思恩羁縻州:治所在今百色市平果县东北旧城。

③羁縻:喻牵制联系之意,藉以形容天子与边疆四裔之关系,羁縻不绝。

④羁縻州:是唐朝在中国边疆各民族地区所设置的行政单位,一般由朝廷任命当地部裤咐族各首领为都督、刺史等。

(七)宋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羁縻思恩州。

(八)元属时期:今马山县隶属湖广行省广西右江道思恩土州。

(九)明朝时期:今马山县隶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思恩军民府。

①明洪熙元年,即公元1425年,思恩土州知州岑瑛将州辖地分设13个堡。今马山县境内设有白山堡、兴隆堡、乔利堡、古零堡、那马堡、定罗堡共六个,这是今马山县最早的基层政区设置;由此可见,今马山县在历史上是比较晚才开始设置行政区的。

第胡卜纯一个堡-白山堡:即今南宁市马山县县治白山镇;

第二个堡-兴隆堡:即今南宁市马山县林圩弊携镇兴隆村(原马山县兴隆乡),林圩镇位于今马山县中西部;

第三个堡-乔利堡:即今南宁市马山县乔利镇,乔利镇位于今马山县中西部;

第四个堡-古零堡:即今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古零镇位于今马山县东部;

第五个堡-那马堡:可能在今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周鹿镇位于今马山县西部;

第六个堡-定罗堡:即今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定罗村,永州镇地处马山县最西端,地处南宁、百色、河池三市交界处。

②嘉靖七年,即公元1528年,思恩军民府辖地分置9个土巡检司,今马山县境内设有白山、那马、兴隆、定罗、古零等5个土巡检司。

(十)清朝时期:那马土司改设置“那马厅”,仍属思恩管辖,今马山县境内的定罗土司、兴隆土司、白山土司、古零土司不变。

(十一)民国时期:

①成立“那马县”: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改那马厅为“那马县”,撤销罗定土司,并入那马县,那马县县治设在石塘,隶属邕南道(后改为南宁道)。石塘,即今马山县周鹿镇石塘村。 民国时期的“那马县”,即今马山县部分,是今马山县的前身。

②成立“隆山县”:民国四年,即公元1915年,民国政府将兴隆土司、白山土司、古零土司共3个土司及下旺土司的部分城头、那马的王耿城头、安定土司的奇零地合并成立“隆山县”,县治设在白山圩,隶属南宁道;白山圩,即今马山县县治白山镇。

民国时期的“隆山县”,也是今马山县部分,也是今马山县的前身。

(十二)新中国时期:

①1951年6月,国务院将隆山县、那马县合并为一个县,新的县取那马的“马”和隆山的“山”两字合为县名,即“马山县”。

②这就是今“马山县”县名的历史由来。新成立的马山县,县治设在原隆山县城厢镇,即今马山县白山镇。

五.今天“马山县”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8年,马山县下辖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

(一)7个镇: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

(二)2个乡:乔利乡、加方乡;

(三)2个民族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

六.结语:

马山县这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会不会有你的家乡呢?这就是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县”的历史由来!文章如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讨论。

马山街道的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

位于滨湖区西南部。东、南、西三面均为太湖,北与常州市相邻。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2011年)。辖古竹、群丰、嶂青、西村、和平、桃坞、耿湾、檀溪、万丰、乐山、迎晖、峰影、阖闾、湖山14个社区。办事处驻梅梁路21号,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合署办公。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地域分布在太湖十八湾、马圩圩区、马迹山岛,辖13个社区,总人口3.9万。地处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部美丽的太湖之滨马山半岛。有57座山峰、41条溪流、38处津湾。度假区绿化覆盖率46%,植物460余种,动物百余种,是个天然公园。所产银鱼、白鱼、白虾号称太湖“三白”,茶叶、杨梅、芋艿,名闻天下。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有56处人文历史古迹。在无锡市委市政府和滨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度假区坚持走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现代文明相融合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马山国际旅游岛建设,突出文化马山、智慧马山、生态马山、休闲马山、效率马山,积极发展旅游度假主体产业、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建成了灵山胜境、太湖国际高尔夫、元一希尔顿酒店、元一丽新温泉、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引进发展了药明康德、博雅国际干细胞、傲锐东源单克隆抗体等一批知名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获得了“鲁班奖”(梵宫)、“生命科学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及授牌,承办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会议,灵山胜境被轿蔽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吴都阖闾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二五”150处重点大遗址、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49年设立武进县马山乡。因马迹山(简称马山)得名。1953年由震泽县管辖。1954年由无锡县管辖。1958年改公社。1960年由无锡市郊区管辖。1980年马山圩和马山公社划出设立无锡市马山办事处。1984年改马山公社为马山镇,仍属无锡市马山办事处。1988年设立马山区(县级),辖马山镇和梅梁街道(圩区)。

1996年,马山区面积51.4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1街道1镇,区政府驻马圩;梅梁街道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峰影、梅一、梅二、乐山、朝霞、碧波、迎晖7个居委会和电仪家委会;马山镇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古竹、檀溪、桃坞、群丰、嶂青、西村、和平、万丰、耿湾9个行政村。(数据来源《政区大典》)

2001年撤销马山区,归滨湖区管辖。2004年撤销梅梁街道并入马山仔亮镇。2009年撤镇设街。2011年,将胡埭镇的阖闾、湖山两个社区划入马山街道。 (40村):~201东解甲庄村 ~202孔辛头村 ~203冶头村 ~204徐家店村 ~205车家村 ~206南水桃林念帆宽村 ~207北水桃林村 ~208林家疃村 ~209朱柳村 ~210姜家疃村 ~211李家疃村 ~212沟头店村 ~213丁家夼村 ~214梁家夼村 ~215新姜庄村 ~216周家沟村 ~217解家河村 ~218西解甲庄村 ~219繁荣庄村 ~220大山后村 ~221小山后村 ~222新天堡村 ~223曲家洼村 ~224望杆墩村 ~225郭家屯村 ~226刘家埠村 ~227辛安村 ~228日头泊村 ~229岳家庄村 ~230王家沙子村 ~231辉石埠村 ~232西谭家泊村 ~233马山村 ~234南寨村 ~235北寨村 ~236东泊子村 ~237西泊子村 ~238结子沟村 ~239北沙子村 ~240南沙子村

“马山”地名的由来

马山地名的由来

在319国道线贯穿南靖的路段上,有个地方叫马山,马山的得名,说起来有段传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伯乐的人路过一个镇上屠宰场,看到一位农夫在卖马,伯乐自然被碰搏吸引过去,仔细观其马:两耳尖尖耸立,毛滑如漆,眼闪光彩,走动敏捷。伯乐一看就认出是十年前一位大将军的坐骑,是匹货真价实的千里马。

正当伯乐欲问个究竟时,农夫倒先开口叫卖:“我这匹马肉量多,杀了可赚大钱!”伯乐静听己明白了,于是高价买下来,使这马从屠刀下获得了再生。

正当伯乐给农夫付钱时,农夫贴近他的耳朵悄悄语:“这匹马是我在山野里拣来的,专门替我拉车、磨面、耕田,行动敏捷,可有一种怪癖,一哟喝就疾跑不停。前天,我骑它差点儿被摔死,盛怒之下,我把它拉到烂田里,准备让它陷入泥坑,活活把它埋葬算了。料想不到它一跃十多丈,飞也似地。它命大不该绝,请君注意,当心点儿哟。”伯乐听其言,喑暗为千里马误入农夫之手,受尽折磨而叹惜,说:“你放心吧,良禽择木而栖,好马看主行事。”说着上马扬鞭而去。

伯乐急忙要把千里马送还老将军,可是到将军家里,闻悉的却是噩耗,老将军己在一次战乱中阵亡。伯乐只好把这匹千里送给他的儿子少将军。千里马跟着主人征战沙场,立下累累的战功。不幸,少将军在一次战斗中遇敌军围困,粮草断绝,搭铅孤军浴血奋战三天三夜,最后骑着千里马杀出重围,夺路而出。黄昏时到了一座峻岭山巅,前面深峪档道,后面追兵将知吵好到,千里马前脚下跪,让主人下马逃避,自己跳下悬崖。后面追兵赶到,俯视悬崖下鲜血,面面相觑以为少将军跳崖自尽了。

少将军幸存一命,弃戎从商,后来成了大商贾。为纪念舍生取义的千里马,他在落日余辉中俯视当年染血的大石岩,感到很像一匹神马,于是便树碑命名为“马山”。

马山镇的基本概况

马山街道历史文化悠久。这里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锄等崧泽文化遗物。这里留有吴王阖闾王城、聚马湾、战鼓墩、伍子盟顶、龙山石长城、龙山石冢等大量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存。唐代名僧玄奘大弟子窥基在马山灵山庵首开慈恩宗。这里还有东汉葛玄、东晋葛洪炼丹著述的云居道院,宋代名医进士许叔微的梅梁小隐,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的桃坞墓冢等一批历史文化遗迹。马山还是太湖地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建有马山革命烈士陵园。

无锡马山街道经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测定属一级空气、二级水质。绿化覆盖率46%,植物460余种,动物百余种,是个天然公园。无锡马山自古以来以盛产杨梅出名。果农种植杨梅树从不使用化肥与农药,太湖的绿藻污染也没有对杨梅产地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完全是纯生态、天然,没有污染。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无锡马山的杨梅具有色泽鲜艳,果大,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区位交通

无锡马山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六朝古都南京与浙江省码枝省会杭州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城市圈中清模扒心,连接锡宜、沪宁、宁杭等高速公路的陆马快速通道直达无锡马山,使得无锡马山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高速公路直达条件的开发区之一,从马山驱车到达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均只需90分钟的路程。总投资达14.5亿元的环太湖公路已建成通车,从无锡市区乘车到达马山仅需10多分钟的路程。另外,中国黄金大通道312国道、沪宁铁路、无锡硕放机场、京杭大运河等华东地区主要的陆上、空答昌中、水上的交通网络与无锡马山都近在咫尺。近几年,无锡马山先后投资10多亿元人民币完善了辖区内的基础交通设施,2006年将继续加大对区内道桥路网的建设,最终使无锡马山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快捷、便利、安全和通畅的交通联系。

马山庙会的马山由来

马山是长清境内堪与灵岩、五峰并驾齐驱的名山,其旅游资源内容之丰富、底蕴之深厚,即便在整个济南地区尚未开发的名山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仅就马山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番钩沉发微的工作,作为马山开发的依据。

马山本名格马山,讹为隔马雹丛山。《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十一月初一日,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攻克齐国的防门重地(今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西北)而进占平阴邑(故扯在今孝里镇东张一带),然后沿着现今孝里经义合、土屋至崮头的山涧谷地尾追溃退的齐军。当时,齐军负责殿后的阉人夙沙卫,为了阻挡追兵,他将战车拴成一排堵塞道路。大夫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怀恨在心的夙沙卫为了报复,就在小路的狭隘处杀掉几匹战马,堵住隘口,将殖绰、郭最挡在后面,晋国人追来,轻而易举就把他俩俘虏了。

夙沙卫杀马塞路的隘口即今马山与归德两镇交境上的石门。嘉庆《平阴县志》卷二:“周鲁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登巫山以望晋师,遂由石门道夜遁。按,巫山即今孝里铺之孝堂山,尚有碑记可考。其东山内有赴济南古路,两山对峙,曰石门。”石门,又名大石门。民国《长清县志》卷十六:“汉卢区土屋庄之东南云头山西有土屋至崮头之要路,名曰大石门。此地东西石崖,削壁千尺,有峡道宽丈余,长约里许。”

与石门隔河相望者即马山,近在咫尺,因此后人碧肆贺遂称此山为“格马山”。“格马”者,杀马也。《魏书·地形志(三)》“山茌悔派,有咸山、祗山、格马山。”按,北魏山茌县治在今长清张夏,其辖地大致相当于今马山以东的长清东南区域。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云:“(汉宾谷)水出南格马山宾溪谷,北经卢县故城北、陈敦戍南,西北流,与中川水合,谓之格马口。”是知格马山之名至迟北魏时就已出现。而也正在这个时候,格马山或省作“马山”。《水经注·汶水注》云:“汶水又西,沟水注之,水出东北马山,西南流经棘亭南……。”按,所谓沟水,即今肥城北境之康王河。

迨及唐宋,格马山讹为“隔马山”。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李吉甫著《郡县图志》,其卷十“齐州·长清县”条云:“隔马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左传》曰,晋侯伐齐,齐师遁,夙沙卫杀马于隘以塞道,后因为隔马山。”北宋徽宗大观三年东平陈彦元《隔马神君庙记》云:“卢城圯涧中,得唐中和二年义昌军节度押衙。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李公瞻作庙县中时石刻,载齐师为晋所败,杀马隘道,晋师不得过,谓以是得名(隔马山)。字当为格,而今谓隔马,疑与《左传》不合。”(《元好问全集》卷三十四《东游略记》引)此后,隔马山以“杀马山隔道”而得名,遂成定说,如元于钦《齐乘》(卷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以及道光《长清县志》、卷一引《旧志》等皆主此说。

由上可见,格马山虽讹为“隔马山”,但仍以《左传》夙沙卫杀马于隘为本事,倒也算是尊重客观之历史事实。然而陈彦元《隔马神君庙记》又云:“里俗相传,景德中,契丹寇兖、郓,山之神阴障戎马,使不得南,以是得名。”这说明北宋时,“隔马山”之得名又出一新说,然而因为此说带有明显的民族感情,且荒诞不经,故不能传远。不过由这个后起的传说,使人们在解释隔马山的得名时,开始抛弃《左传》的本事,而只就“隔马”的字面上做文章了——“谓山势高峻,马不能过,故有隔马之称”)(民国《长清县志》卷一庸敬子《游马山记》引时人说。)

前引《水经注·汶水注》,知北魏时格马山已经开始省作马山,由此也可以推测,唐宋以后,隔马山也可省作马山。

马山之得名还有一说,民国《县志》云:“因此山形势似马山,故又称曰马山。”并引晚清光绪年间邑人庸敬子《游马山记》云:“盖山之大势,入山之处如马尾,修庙之处如马脊,车辙峰如马项,南首西向者如马头,因知山之命名以此,而峰高隔马、杀马塞道之说,皆不足信矣。”就现在文献看,以山体的形状来解释马山的得名,应当不会早于清朝中叶,道光《县志》尚无是说。但是我们推测,民间此说恐怕起源甚早。由于此说直白形象,对于普通的乡间百姓来说 ,更容易认同和接受,于是后来尤其百余年来大为流行,乃至马山得名之真义几乎湮没不彰了。

但是,“形势似马”一说,毕竟是根据山势想象出来的,事实上总有不似马匹之处,比如有马耳、马鬃、马脊、马尾,而马腿何在呢?为着弥缝这个缺憾,民间遂有马山被泰山奶奶压趴在地、马腿被压在马肚子下的传说。另外,马山得名之真义毕竟在民间还有些影像,于是便有车辙峰的传说。民国《县志》卷一云:“马耳峰北有车辙峰,俗传殖绰、郭最至山麓,道塞,车莫能前,回视追兵渐近,正踌躇间,旋见云生足下,高与山齐。既逾山,见山顶上有二车沟,故名车辙峰。”这可算作马山得名本义的孑遗了。

以上就是马山一名缘起及嬗变大致过程,概言之:本名格马山,讹为隔马山,省作马山。其间过程甚为复杂,与史实、传说、神话、宗教、迷信以及山的形状皆有关系,本身就是民俗志和地名志研究的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个例,同时也是开展马山旅游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不避繁冗之嫌,专作一节文字予以考证。

无锡的马山既然属于无锡,那为什么好象是被常州包围着的呢?

马山历指州史上唯银蔽(秦以后)属于武进(今常州市区),50年代划到了无锡,才造成这样的局面搏简。

关于无锡马山的由来和无锡马山介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30148cuh6t.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