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是由谁发明出来的

张衡。

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地震发生时,从震源会发出两种波:一种叫P波,是纵波,它引起的物体震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一致;一种叫S波,是横波,它引起的物体震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垂直。P波的速度比S波快,因此最先到达地面,形成地震波中的初波。

地动仪的发明者是张衡。
解释张衡是中国东汉末期的一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发明家。
地动仪是他发明的一种利用水银反射原理来测定地震方向和距离的仪器。
在当时,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张衡的地动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灾害预警和救援的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张衡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之一。
除了地动仪,张衡还发明了天球仪、浑天仪等多种精密测量仪器。
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的科学成就不仅对中国科技史有很大影响,也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衡发明的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地动仪、改进浑天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其为“木圣”或“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地动仪是由张衡发明出来的。
原因是张衡是一位中国唐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地动仪,是一种可以检测到地震方向和震级大小的仪器。
他的发明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动仪,张衡还发明了许多重要的仪器和器具,如漏壶、水时、天文杆等等,这些仪器都对当时的天文学和度量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衡

张衡创造出来的的地动仪,发明于元嘉元年,也就是在公元132年,相传这是他在太史令任上所作的的一件撼动的大贡献,这个地动仪是用铜铸造而成的,从外观上来看非常像一个酒樽,它的中间是有一个都柱,也就是所说的震摆,在都柱的周围,排列着八个方向的机械,而外面则铸造了八条铜龙。

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张衡。地动仪是东汉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张衡会发明地动仪是因为当时全国地震频繁,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失。张衡亲身感受到这种痛苦决定要研究一种仪器来掌握地震的动态,经过长期的研究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人 ,是南阳五圣之一。

地震仪又叫地动仪,是由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的。

地震仪是铜铸的,它的形状就像一个酒樽,在四周分别有八个龙头,这八个龙头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龙头的龙嘴还是可以活动的,在每个龙头中都衔着一颗铜球,在每个龙头的下面各有一个张大嘴的铜蛤蟆。当这八个龙头中的其中一个的龙嘴中的铜球掉进下方的铜蛤蟆嘴中时,就意味着这个龙头对应的方向发生了地震,这也是地震仪的神奇之处。

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地动仪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希波克拉底发明。他通过观察地震产生的波浪运动,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波传递信息的方法。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动仪也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发展,成为了现代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4701248zmq.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2
下一篇2023-05-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