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1、清明节

所谓“清明节”,则是指以“清明”这天为载体,以扫墓祭祖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祭祖。

学者认为,清明节的起源,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历代沿袭,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的习俗。

学者说,华夏族人的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非常强烈,故把墓祭归入“五礼”:“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而清明期间气候正适宜郊外活动,因而逐渐形成了以扫墓祭祖为主的“清明节”。

旧时习俗,清明节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2、寒食节

顾名思义,“寒食”是冷饭的意思。就是说,寒食节这天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

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4月4日是清明节,很多山西人在清明节前一天要过寒食节,还有人在清明当天过寒食节,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个节日吗?寒食节到底在哪天?民俗学家聂元龙解释,清明是农耕节气,寒食是民俗节日,两者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因为时间太接近,被很多现代人合并在了一起。“清明节和寒食节的由来不一样,一个来自农业生产,一个则是来自民间习俗。”聂元龙介绍,清明是农历24节气之一,清明象征着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清明是农耕节气与气候和农业生产有关。而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太原等地较为特别要禁火一个月。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而很多山西人认为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相传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这种说法与山西有关,而且颇有人情味,所以得到了山西人的认同。”聂元龙说。清明节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间,而古俗讲究寒食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在4月5日左右)。不过后来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寒食节被缩短在3天以内,而且山西大部分地区将寒食节定为清明节前一天。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也有部分地区将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寒食节基本已经并入清明节,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古代在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与清明相连的重要节日——寒食节。寒食在冬至后105日,寒食共有3天,过后就是清明,因此清明节正好在冬至后的第108天。现代寒食节基本已经并入清明节,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837678sht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