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朝代开始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史上

从唐代开始,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的习俗有赏菊、登高、佩茱萸、放纸鹤、吃重阳糕、饮菊酒。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菊花节等。“重阳”的由来,据说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有此名。

重阳节原型,一种说法是认为其原型为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退隐,一方面令古人失去时间坐标,另一方面意味着冬季即将到来,所以此时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江南部分地区有着重阳祭灶的习俗,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遗痕。

重阳节雏形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中便记载了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的时候,举行祭祀活动以答谢天帝、祖先恩德的事例。

而“重阳节”这一名称,在三国时代已有记载。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所写:“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重阳节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大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文中便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提及“重九”之时,还涉及酒、菊花。

众所周知,重阳节有吃重阳糕、配茱萸驱邪等众多习俗,其中赏菊、饮菊花酒占有重要地位。《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民俗专家王娟介绍,菊花象征长寿,并且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所以很受古人偏爱。

“在重阳节这天,古人会在街道两旁点起菊花灯、搭好菊花山,在灯下赏菊。”王娟说,当时,除了古代官府会办一些极富观赏性的“菊花展”外,私人商铺、老百姓也会用菊花装饰门户庭院。

饮菊花酒也是旧时很流行的一项习俗。一般来说,菊花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古人认为,菊花酒有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的效果,更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明清时期是很盛行的重阳节“健身饮料”。

另外,"九"的谐音是"久",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所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向全社会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从唐朝开始的唉,李白诗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299890qmpdw.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