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的河为什么是河流的河

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拔河”的称谓非常古怪,明明是两群人在角力,为什么偏偏要叫“拔河”呢?这项体育运动跟“河”有什么关系?原来,“拔河”还真的跟“河”有关系呢!据《隋书。

地理志》载,“拔河”原是楚地的风俗,古称“牵钩”。“(南郡、襄阳)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迀不改,习以相传。 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

”“厌胜”是一种巫术,用沮咒的方法来压服人或物。楚将伐吴,皆为水战,水军在河面上拖拔船只,既可健身娱乐又可“讲武”“教战”,这一运动流传到民间,从“讲武”“教战”变成了厌胜之术,用来压服

鬼怪,祈祷丰年。

其实,所谓“牵钩”之“钩”,乃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叫“钩拒”。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钩强”即“钩镶”,别称“钩拒”,其作用即是“退者钩之,进者强之”。

由此可知,舟战之时,敌船若败退,即用“钩拒”钩住敌船往回拉,正是水战的利器。 “拔河”之“河”,即由水战而来,形容在河面上钩拔敌船。至迟到唐代,“牵钩”之名已更易为“拔河”,而旦流传入宫廷,成为朝野上下人人都喜爱的一项运动。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有“拔河”的条目,其中写道:“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旦望曰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姮,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

分二朋,两朋齐挽。当大姮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封演所说的“古用蔑缆”,“蔑缆”指细缆绳;唐代时则用“大麻姮”,大绳索。

水战所用的钩拒一变而为蔑缆和大麻姮,从中可以看出由兵器转变为游戏器具的演变痕迹。封演接着写道:“玄宗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 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

”唐玄宗极其喜爱这项游戏,拔一次河竟至于动用了千余人之多,“喧呼动地”的场景如在眼前。这就是“拔河”这一称谓的来历,原指在河面上钩拔敌船,渐渐演变为民间的游戏,只要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就可以进行,已跟“河”毫无关系,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不理解 “拔”的为什么是“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345971st3pm.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2
下一篇2023-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