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简介25个字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文炳,号梦得,又号元明,琅琊(今山东滕州)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辈皆在朝为官或是担任地方官,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官拜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早逝,留韩愈一人,孤苦无依,由其兄长韩会抚养成人。著有《韩昌黎集》等。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愈自幼懂事,勤勉刻苦,无需他人嘉许勉励,七岁便言出成文,十三岁时便能写作极具风采的文章。唐宋八大家。

韩愈( 768- 824年),字退之,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在散文方面,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 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之名。

在诗歌方面,韩愈善于用强健而有力 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 奇诡谲的情趣,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掣电的壮观。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伟大的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鼓吹古文运动,反对玄言奇词。作品有《师说》、《进学解》等。还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国子监博士、中书舍人、集贤校理等。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地位都对唐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韩愈,唐代诗人,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师说》

韩愈的诗作有《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晚春》《游太平公主山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湘中》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提倡古文运动,主张以古文为文学规范,对唐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回答:韩愈(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

      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宰相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因韩姓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上仕途,几度作节度使下属官,后官至监察御史。

他提倡儒学,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反对佛教和道教。

他倡导古文(先秦两汉散文传统)运动,反对骈体文,把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结合起来,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432092zk5mm.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