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毛译文赏析-卜算子咏梅毛译文幼儿园教案

卜算子咏梅毛译文赏析

卜算子咏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篇,他以自己写诗之情感为中心,借以描写梅花的殊胜。而毛泽东则根据自己对该唐诗的理解加以翻译,并拉开了不同于传统的语言以及艺术风格。

一、 毛泽东译文特点

1. 富有鲜明的野性气息

毛泽东的译文没有采用传统的文言文表达方式,而是将白居易的“卜算”创新解释为“算命”,彰显出浓郁的人间气息。同时,毛泽东还用“岳岳”形容了山势,让整首诗呼之欲出的野性更加浓烈。

2. 突显出梅花的生命力

毛泽东译文中,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改成了“一树寒梅白玉条, 万花冷峻覆无聊”,既将诗句锤炼到精华,又将梅花锋芒更盛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梅花生命力的赞叹,“万花冷峻”这个形容词是为寒梅量身打造的,那“一树”寒梅虽然孤零零地站在华丽的万花丛中,却因有了特殊之处而变得更加难忘。

3. 突出情感内涵

首句中毛泽东将“卜算子”改成了“小算子”,这也就使得整首诗的气氛有了柔和之处,却同样表达出白居易笔下那份惶恐不安,在平凡小人物面对困境时所表达的那份坚毅、果决、不屈。”然而,毛泽东把“春色”这一词替换成了“白玉”,情感被抬高了,梅花也更有质感,有立体感,以致于引发读者共鸣。

二、 名篇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三、 毛泽东译文

卜算子 咏梅

作者:白居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儿急哭,闻道谁为伥。

细推算来,春心盈盈,几时更有?

切切教诲,红颜知己,贫居闷达。

忧来思兹,郁中自开,每逢佳节倍思亲。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回舟一笑,故人长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46742154kkh.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