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呼领导几乎都以姓开头,例如杨局长、李总,而哥们儿间却以名开头,例如鹏哥?

称呼领导需使用尊称,因为他是“尊者”,在职场礼仪中的“尊者”,就是领导,就是老板,就是客户,就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在职场的尊称,形式多以“姓+职位”,如,张局长、刘经理,工作的地方,以职位相称比较适合。

倘若领导比自己年纪小,且关系比较熟悉了,也可以用“名+职位”,如,他叫刘德华,你可以不称刘总,叫华总,不失礼貌又显得亲切。


职场讲究“庄重保守”,如果张嘴闭嘴“华哥”、“老大”,就有拉近乎甚至拉帮结派之嫌,容易乱了规矩,失了分寸,招致外人的揣测。

称呼就是关系定位。你管他叫声“刘总”,他就算装,也得装的像个当老总的样子,你要是叫他一声“华哥”,华哥一高兴和你说说在东莞玩耍的故事……当哥吗,只要年纪比你大就是哥,当成什么熊样都是哥,就不一样了……


其实称呼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与远近亲疏相关,你是职场新人,入职公司没多久,见到顶头上司必然是要用尊称,不熟悉的时候,你“哥”啊“姐”啊的乱叫,不大合适。

时间久了,彼此了解,互相信任,阶级感慢慢降低了,称呼也可以随之变得亲切一些。

而生活中,一来不必像职场这么多顾虑,没有职场中的上下级这种关系;二来哥们是你熟悉的朋友,且年龄相仿。你是叫“哥”,甚至是叫“外号”,都没什么关系,不能与职场相提并论。


有了烦恼找明哥,找了明哥乐趣多,关注明哥聊求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称呼领导带"长"由来已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那种等级制度遗留下来的,带着明显的势利观念、等级观念,这是中国人的根深蒂固“劣根性”之一。

一、历史由来

自古以来,称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叫法,它折射出一个人内心的喜好和偏爱,体现了不一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领导干部时时以“长”为贵,处处以“官”为荣,说到底就是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在作怪。与高呼“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或“万寿无疆”意义差不多。

民间传说中某个皇帝被童年时伙伴直呼小名、绰号,将他童年的故事宣扬,结果被皇帝处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不尊重长者、尊者肯定要吃亏,连皇上的童年调皮、捣蛋往事都敢说道说道,太也活得不耐烦了。

二、现实生活

今天,这样带尊带长的称呼愈演愈烈,天下都是被称"长"字辈。以前人笑言"国民党长官多",现在看来,只要是中国,封建的遗留下的东西永远存在。每个单位都有大大小小的长,各行各业都有长。现在,称呼已经是一种学问了,称呼不对,会得罪人。

国家公职单位从上到下有部级、司级、厅级、处级、股级,每个单位都有很多科室,称呼的正职长,某某主任,下面的就是某部长,某局长,某院长,某股长,某处长,某科长,某组长,某主任,某专员;然后为方便称呼,便于工作,减少、顺应大多数副职的心理障碍便把副职的也称为"长"。"张副局长"口语"张局长","李副股长"称为"李股长","黄副处长"称"黄处长","李副主任"称"李主任"等。如果有几个同姓的正副职,为方便称呼一般情况下同事间就会“名字加某长”即在其名字后再加职务。

当下最搞笑的就是某协会的大小主席,一正多副,多由某公职二线或内退的为头,又多少原带"把手"位置的,因此手下人称呼就是某主席,把副职也称为正,这是野鸡协会的刘主席,那是书法协会的张主席,这是扇子协会的钟主席,那是开锁协会的朱主席,钓鱼的林主席,吹唢呐的王主席,打鼓的黄主席,酿酒的孙主席,弹琴的江主席等等。

公职的带长带主任,私企的也同样效法,某董事长,某经理,某部门经理,某组长,叫法同样,正职的带"长",带"总",周董事长称"周董",林总经理称"林总"……这是安装公司"吴部长",这是传销公司国际部的"姚部长"等。

现在,普天之下,到处是“长”,率土之滨,随处是“主席”。

而姓名称呼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什么哥、什么姐,可见关系密切,但也可见资历平平,混得不怎么样。不然,牛总经理虽然是开皮包公司的,是张三发小,张三还敢称呼他“牛哥”?韩副书记人虽然退居二线多年,李四曾与他共读小学,住宿同床,散步相见,但李四敢称呼他是“三胖子”?喊他"韩副书记"他还不一定理你,得喊他"正职的"。

(插图:领导植树走红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282767jej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