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抖音九条沈,还有“师娘”身后跟。如何看“沈巍现象”?

沈巍的出现暴露了国人文化的缺失,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当读书仅仅是通向成功的工具的时候,人们读书是功利性的,一旦目标达成,就会放弃学习。这也是当今许多中国人的状态,从学校出来参加工作以后,业余时间能够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少之又少。业余时间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呼朋唤友,灯红酒绿,纵情享乐;他们在烟酒茶牌,团团伙伙,他们在为名利而奔波。现如今,看万家灯火,有几人在灯下为提高自身的修养而读书?屈指可数,这类人甚至会被认为不合群。看书店寥寥无几的顾客,与商场人潮攒动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宁愿买几百几千块钱的一件衣服,也不愿意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人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是挣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豪车别墅而不是“”今天你读了什么书”。其结果是什么呢?全民向钱看,文化道德严重滑坡,精神境界严重滑坡。所以,当流浪大师出现,他的言谈举止让人们惊呼。他的修养,他的淡吐,他的观点,远超许许多多的人。原来一个衣衫褴褛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也可以因为文化的魅力而光芒四射。这实在是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但这种光芒四射带给大家的不是对自我文化缺失的反思,不是自惭形秽,去弥补不足,而是灵敏地发现了流浪大师身上的流量价值。于是各路小丑纷纷登场,拿着手机,带着直播工具,不远千里跑到上海,对流浪大师进行围追堵截。这其中居然还有许多年轻的美女,以及被称为师娘的人。网传被称为师娘的人一夜之间涨粉25万,可谓是流浪大师事件的赢家。这些行为真的那么冠冕堂皇的,跟文化相关吗?正如沈先生说的,你如果是为了文化,那你大可以百度呀,你可以去读书呀,你为什么要跑到我这里来呢?你不是为了文化,你是为了钱。你甚至为了钱都不管人家的死活,严重的打扰了别人的生活。白天你在拍,晚上睡觉你在门外等候,起码的尊重也没有,这不仅是文化的缺失,更是道德的缺失,法律意识的缺失。难道只因为他是一个流浪者,就可以打着学习的名义肆无忌惮的侵犯其生活吗?他有“说不”的权利吗?他说“不”的时候,有人在听并响应吗?这是一种悲哀,不仅是大师的,也是我们的。

读书少了可以补。但金钱至上,价值观到了为了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痛苦的地步,该如何改变呢?

浪费国家资源,天天翻来覆去的炒、扭,难道中国宣传部门没有素材了?还是宣传正能量丧失了,一个疯子,硬说他是个人才,他若是人才,为国家、为单位、为家庭、为…………作了多大贡献?还是出了什么引起共鸣的作品?他不就是在疯癫时痴人说梦、打打妄语而己,却让一些人崇拜不己,更有甚者追疯、拜狂、拍照、采访,一下子都想跟个疯子蹭出名堂,我认为,即使出了名也名不正,言不顺,派不实,等人们疯狂够了、清醒了、明白后激情他也随之烟消云散,该回归理性了,正确判断和认知,他若是个人才,为什么不为培养他的国家服务?为自己的父母争光?尽孝?为家庭担当?还四处逃避、流浪?就像受多大委屈似的,真的是怀才不遇?伯乐不识?若是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即使现在重振旗鼓,施展才华,为国出力还不晚,若继续行走江湖,说三道四,谈古论今,哗众取宠,我们只当他就是一生活中的“孔乙已“,醉酒时的”疯颠济公”而已,上不了什么大雅之堂。我建议,新闻媒体别浪费公共资源、社会有识之士也别再讨论乱七八槽的”沈大侠”?”沈大师“?”沈隐士?他就是个徒有虚名、自私自利、逃避现实、不负责任、不忠、不孝的一过客而己。国家、单位对沈某人的待遇己经够可以的了,若,再炒、再闹下去,“沈大师”必更疯、更颠,想要跟着蹭红、出名的人也一起被带疯了。

一个典型的“闹剧“,让人”深省、反思”的闹剧,该收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30114ap9k.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9
下一篇2022-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