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李子柒现象?

其实,李子柒一样的诗情画意,遍布我们祖国大地的山区和乡村,只不过她完美的展现给了大家而已。

如果你举止文雅,如果你把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剪辑出来,配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那么我们的乡村山川,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的风景。在急着走出大山的山民的眼里,大山就是禁锢自己的牢笼枷锁;在陶渊明,刘禹锡的眼里,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绝美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同样的天,同样的地,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那么,泱泱的祖国大地,就遍地是入诗入画的人间乐土






对于火得不像话的李子柒和她的视频,我的看法是——李子柒的日常,背后的辛酸你无法想象。

1

一个女孩,在四川乡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拥有一个园子,自己种菜种粮食,做各种传统工艺品,吃各种传统美食,貌似一个真实版的“桃花源”。她把这样的日子制作成视频播出,获得大量的点击量,无数点赞。视频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子几乎无所不能:播种,收获,做美食,酿造酱油,手工造纸,搭建凉亭,去山间担溪水,养蚕做蚕丝被……

李子柒所展示的日常那么唯美:美丽的女孩,美丽的乡村田园,在原始农耕状态下,与世无争、慢而优雅地活着。那种慢生活,与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那种原始农耕、手工制作的厚实稳重,与现代化机器生产下的快捷形成巨大反差;那种孙女与奶奶之间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让你不相信现代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然而,作为一个认真活着的人,恐怕只能看看而已。因为,李子柒所展示的那种生活,是利用了现代科技,把真实生活的酸楚全部屏蔽之后的唯美,仿佛整容后的美人,你看到的是她嘴角上扬处迷人的微笑,看不到的是她在病床上曾经疼得呲牙裂嘴的惨状。

2

一点不夸张。

我是赶着热闹看了李子柒做的其中一个视频:自己做酱,做美食。

李子柒做酱从种黄豆开始。清明播种,接着是发芽,生长,成熟,收获,挑捡黄豆,挑山泉水泡黄豆,用柴火灶煮豆,制曲,酿造酱油,做酱鸡……无数繁琐的过程,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展示出来。许多时候,我看见李子柒穿着一双干干净净人字拖,干干净净的脚丫,干干净净的飘逸汉服。我笑了:这样干净,恐怕花十年也制作不了那么鲜美的食物。

别的不论,我做过酱,就是李子柒视频里做的那种手工酱。

我出生农村,比李子柒大许多,亲眼目睹过妈妈做酱,后来上了大学,离开农村,忘记酱怎么做了,但记忆里还有留存。20多年后,我又回到农村,跟邻居学做酱,学了整整三年,才算马马虎虎做成功了一次。

做酱最复杂的是让黄豆“长毛”——李子柒是用一张大竹匾盛着煮熟的黄豆,放在一张架子上,一转眼,酱豆已经晒干了,粒粒黄,可以浸泡了。我呢,第一年做的时候,遇到气温不高,豆子没法“长毛”;第二年做的时候,气温倒是刚刚好,可是夜里睡大意了,“毛”长过了,变黑了,只能扔,因为一旦变黑就不能吃了,有苦味,也有毒;第三年,我根据邻居的指导,夜里每隔两小时起来看一下。我们做酱也是盛在竹匾里,均匀铺开,不厚不薄,上面用玉米叶子盖着,薄薄的一层,黄豆在里面发酵,繁殖出多种有益霉菌的繁殖。掀开看的时候,只能掀开小小的一角,掀多了霉菌会“生气”,长不好;要用手进去试探温度,不能烫手,又不能过冷,否则都不利于霉菌生长。就这样,我马马虎虎做好了一次酱豆。

后来我用这酱豆晒了一缸酱,晒了一个夏天,天天提心吊胆:白天要晒,晚上要露,又怕下雨漏进生水,怕虫子树叶子掉进去,加盖子又怕酱晒得不到位……那个夏天我因为做酱,弄得黑不溜秋,像李子柒那样干干净净的,一天没有过。

总之后来我就不做了,太劳神,还不如买现成的。我相信人家专业做酱的肯定比我做得轻松,而且好。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必要开历史倒车。

3

李子柒给奶奶做了一床蚕丝被。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无论过程还是结局,都温暖着每一个看视频的人:为了给奶奶做蚕丝被,李子柒从养蚕做起。

养蚕真的那么容易吗?像小学生养两只玩玩?

不是。

就在今天,我特地去了一趟我们这里的一个蚕种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一所乡村职业学校做教师。我们班主任经常带学生去这个蚕种场劳动,一是勤工俭学,一是帮助蚕种场解决劳动力临时短缺问题。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削蚕茧——用刀片削开蚕茧的一头,把蚕蛹拿出来,让蚕蛹蜕变,产籽,出售给远近的蚕农养蚕。20多年前,蚕种场在我们那里是一个连我们教师都艳羡的单位:在一大片桑田中间,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灿烂了桑园四周,桑园里有嫩嫩的桑叶,还有甜甜的桑椹。厂区除了冬天比较安静,其他三季都是人头攒动,各种买卖蚕种蚕茧的、谈合作的、学经验的。他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国家正式分配的大学生,80年代末,职工宿舍是独家独户的小院子。不久之后,又在我们小镇率先建起了职工宿舍楼。因为镇上还没有通自来水,他们自建立了高高的水塔,供宿舍楼和场里办公区、车间使用。我们最乐意带着学生去那里削蚕茧,既能赚点班费,又能享受那里迷人风光:到处是桑田,桑树一人多高,学生喜欢在里面钻来钻去,嬉戏打闹,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这个人间天堂在十年前突然遭遇一场灾难,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蚕微粒子病。有一天,他们职工偶然发现,养得白白胖胖的一批蚕多不结蚕,吐丝慢,结成的茧是一层薄皮。迄今为止,科研人员也没有找到这种病来源于什么,如何治疗。病情上报之后,场部领导接到了上级可怕的通知:立即销毁所有蚕和蚕种,包括库存的、等待输出的在内。我有一个同事的老婆就在蚕种场做领导,她说,上级的决定没有错,蚕微粒子病传染非常快,也很隐蔽,必须杜绝这种病继续向外扩散。这就意味着,我们一个县所有依赖蚕种场蚕籽的农户都将结束养蚕生活。蚕种场员工至今谈起那场浩劫依然扼腕:他们深埋活蚕,一张一张烧掉蚕籽,一边烧一边大哭,整个蚕种场哀嚎一片!

令人羡慕的蚕种场所有员工一夜之间成为下岗职工。

曾经忙碌的厂区大门锁上了,部分围墙也封闭了,如今里面杂草丛生,日日热闹的,只有飞来飞去的鸟。

职工宿舍区也荒凉了,年轻人不得各奔前程,选择去城市谋生,只有部分留守老职工,在冷冷清清的家属区,拿少量的生活费,自己跟周围农民学种菜,聊且度过余生。

如果你告诉蚕种场职工说:我要自己养蚕做一床蚕丝被,他们一定会说:“别做梦了,不如打工赚点钱买一床去!”

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有些物质享受来得很容易,何苦自找罪受?

4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陶渊明笔下的美好世界。然而,“草盛豆苗稀”会让一个真正的农民头疼,因为这将意味着欠收,意味着全家挨饿受冻,但诗人觉得这是一种闲适,因为诗人不在乎,他有三十年做公务员赚到的丰厚退休金。海子在大学里做老师,一边想象着在海边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现实是,他真的离开城市到海边去,不会打渔,不会织网,他只能饿死,所以海子陷入两难的境地,自己折磨自己,最后终于无法排解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了卧轨自杀。梭罗放弃城市生活,到瓦尔登湖边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据说,他有一个姐姐就在附近,生活上可以接济,才不至于让梭罗饿死冻死,在看似逍遥的三年湖边生活之后,写出了《瓦尔登湖》,一举成名,赚得盆满钵满。

李子柒视频展示的日常,是诗,浪漫主义的诗。我可以武断地说,靠视频里展示的那样种田、做菜,她不可能优雅地生活,她另有所图——靠视频赚到生活所需。李子柒本身是插画师,搞美术出生的,能艺术地展现生活,她视频里的餐具都是极其考究的艺术品。一个像李子柒那样悠闲度日的农民,他的日子一定是粗劣的,蓝花大腕吃一顿窝窝头就是福分。

李子柒的日常你就不必当真吧,作为普通人,因为,那是一种低调的奢华,我们多数人都无法企及。

(图2.3是如今荒凉的蚕种场养蚕车间和其家属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54661ucux.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