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是怎么知道你去过哪些地方的呢?

你以为拔掉SIM卡,关闭手机,就能避开行程码的跟踪?

明确告诉你,这种方式不可行,而且还可能涉及危害公众安全,特别是疫情当下,容不得出现半点差错。

那么行程码为什么会如此神通广大?

简单了解下“健康码”

在健康码没被发明之前,各地大多通过人工登记,然后敲章审批,最后以纸质模式通行,但如此显得十分麻烦,于是各地开始研究网络数据凭证。

新的网络通行证需要做到“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在这样的标准下,经过多个彻夜努力,杭州健康码率先“出世”。

短短40天内,经过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杭州健康码的准确率提高到了99.99%,同样这种模式也很快被“复制”到了全国。

健康码主要根据身份证消费信息、手机定位信息、各种场景扫描或主动填报行程,再经过大数据技术中最重要的ETL和流处理能力,在上千台服务器的计算分析后,综合得出的实时结果。

行程码为什么能知道你去过什么地方?

健康码推出后不久,由中国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多方联合,共同推出行程查询服务。

行程码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准的掌握用户行程轨迹,以此作为判断用户有无到达中高风险地区的重要凭证,能杜绝漏报、瞒报现象。

起初,用户只能通过发送短信进行查询,没过多久便升级成扫码查询,行程码之所以对用户的行动轨迹如此了如指掌,关键就在于随身携带的手机。

目前定位手机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基站定位、无线网定位和GPS定位。

基站定位

我们的手机之所以有信号,是因为周边存在信号基站,每个基站都有一个圆形立方体覆盖范围,当你的手机进入基站A1,并且停留3小时,进入基站A2,停留2小时,那么你的轨迹就是A1(3h)~A2(2h),当然里面的数据很复杂,包括但不限于进入时间、信号方位、信号强度等等,后面都有一系列专业代码数据。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无人区、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用正常手机没用,因为手机周边没有信号基站。

无线网定位

当手机开启无线网后,就自动搜索周边无线网,一旦手机接入无线网,大数据就会根据无线网路由器的全球唯一MAC地址,瞬间完成信息采集。

GPS定位

手机内置GPS会不断搜索太空轨道中的卫星,一旦接入,卫星系统就能根据信号相位差,得到用户的具体位置,误差一般都在15米之内。

如果不是智能手机,可按照原先发送短信的方式查阅行程,电信用户编辑“CXMYD#身份证号码后四位到10001”,联通用户编辑“CXMYD#身份证后四位”至10010,移动用户编辑“CXMYD”发送到10086,再依据回复短信输入身份证后四位。

关机或拔掉SIM卡,能不能“遮蔽”用户的踪迹?

我们都知道,即便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内部某些设置仍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单纯的把SIM卡掉,然后关闭手机,并不能遮蔽你的踪迹,因为还涉及到手机的识别码IMEI号。

简而言之,手机在出厂后,都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识别码,就像身份证信息一样,手机的IMEI号主要有两种方式查阅。

第一种,在购买新手机时,查看手机的外包装,一般都会直接显示手机的识别码。

第二种,打开手机设置,点击通用-关于本机,往下翻就能看见对应的识别码。

当然,你也可以在拨号界面,直接按【*#06#】,之后就会弹出手机识别码。

当基站检测到手机识别码后,还是会生成一系列数据,通过分析后就会生成用户的运动轨迹。

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为什么行程码突然带星号了?

行程码突然出现星号不要慌张,它代表的含义是你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风险区域。

讲个年前的案例,之前我在上海静安区出差,突然有家奶茶店员工被感染了,随后上海宣布静安区愚园路那家奶茶店为中风险地区。

但没过多久,不仅正在上海的人,就算往前推14天内在上海停留过4小时以上的人,绝大多数他们的行程码都出现了星号。

正常来讲,当中风险地区等级,调整到低风险地区后,星号自然就会消失,或者离开此地后静等14天,行程码的星号也会消失。

此外,当你坐飞机或高铁,路过中高风险城市时,一般不超过4小时的,都不会被判定为驻留。

为什么没去过其他城市,行程码却显示你去过了?

1.所在地位于交界处,可能出现信号交叉覆盖的情况

行程码的数据生成,主要还是来源于基站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但在我国很多行政区交界处,一大片区域都可能被双方的基站所覆盖。

也就是说,我明明在A城市,就因为我去了A跟B的交界处,很可能行程码上面显示的就是B城市,这种情况不少。

2.遇见了少数系统出错的情况

之前看到不少网友反应,自己明明住在上海,一个月都没离开过,打开行程码却显示去过北京,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自从疫情肆虐以来,我国相关数据中心的负荷一直很大,每一天都是对各大服务器的考验,所以偶尔出现数据异常,也不用太过紧张,可以给运营商打电话,后台经过核实,确认无误后就会帮你删除异常数据。

——END——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去很多地方都需要出示行程码,行程码会记录最近14天大家曾经到过的地方。

不过看到这个行程码,很多人都非常纳闷,自己从来没有申报过自己到哪个地方,那为什么行程码会知道自己到哪些地方呢?它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就要先了解一下行程码是怎么来的,是由谁开发的,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行程码是谁开发的?

行程码是在2020年的2月份开始出现,这个行程码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行程查询服务,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码查询,再后来行程码就升级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一个系统。

国家推出这个行程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大家的行程,从而判断大家有没有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通过行程码可以及时发现漏报、隐瞒曾到过疫情地区的相关人员,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对促进疫情的防控是非常有帮助的。

2、行程码是怎么知道大家曾经到过哪个地方?

行程码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和话单数据来判断大家曾经跟哪个城市的基站有过联系。

大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无论是通话,发短信,还是上网都需要连接到基站里面,而每个基站的具体信息,包括位置、编号,运营商都清清楚,一旦大家到某个地方上网或者打电话那么就跟基站有联系,这时候基站就会记录到大家的信息,所以运营商可以清晰地知道,大家曾经到过哪个地方,这些数据会上传到行程码系统当中,只需要扫码就可以看到最近14天大家曾经到哪个地方。

3、行程码也有误判的时候,这怎么回事?

虽然行程码可以准确的判断大家的具体位置,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差,比如有时候自己明明到一个城市却没有记录,而没有到另一个城市却被记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明明到了一个城市,但行程码就没有记录这种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程码并非你到每个城市都会记录系统,而是以你在当地驻留的时间4个小时为判断条件。

比如你到了某个城市打电话或者上网,第1次是在中午12点,这时候系统就会记录一次,然后到了下午4点,你仍然在同一个城市上网或者打电话,期间并没有接入其他城市的基站,这时候系统会记录第2次,从而判断你在这个城市驻留4个小时以上。

但如果你在某一个城市驻留时间少于4个小时,系统就判断可能你只是路过,比如开车或者坐火车经过而已,这时候就不会被判定你曾到过这个城市。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只是到了某一个城市的周边,这时候你仍然用原来城市的基站,所以不会被记录到。

比如惠州的惠阳离深圳很近,我们去惠阳的时候即便在那边呆了一天以上也不会被判定曾经到过惠州,因为我们所去的地方离深圳并不远,信号仍然接入深圳的基站。

再来看一下自己明明没有到一个城市,但却被记录了到底怎么回事。

目前有很多网友的反应自己在原来的城市呆着好好,但行程码上却出现了自己曾到某个城市的记录,这让很多人非常纳闷,自己都没到过这个城市,怎么系统会记录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信号交叉覆盖。

现在很多运营商为了增强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会执行信号交叉覆盖,这意味着大家的手机有可能接入本地的信号塔,也有可能接入相邻城市的信号塔,如果接入相应城市的信号塔就有可能被定位到相邻的城市里面去。

第二、系统出错。

从很多网友反映来看,真正是因为信号交叉而导致异常的并不多,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在深圳,从来没有出过深圳,但行程码上却出在内蒙古,这是天南地北的差距啊。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里面就是系统出错,这种错误特别是对于中国移动用户来说更普遍。

但至于为什么会出错,运营商也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如果大家从来没离开过本地,却被定位到异地,大家可以通过打运营商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如果运营商核实大家确实没有到过某一个地方,但行程马上却出现了,可以要求他们删除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64439q6xys.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