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有水上漂怎么办?

稻田水上漂(眼子菜)以地下茎越冬。防治适期应在插秧后15天,此时根茎萌发,萌叶尚未繁殖。新的越冬芽尚未形成,极易杀死。单用二甲四氯或与五氯酚钠混用,对水上漂有明显的灭草效果。水稻分蘖末期每亩施二甲四氯0.7~1.5两.防除效果达83%以上。

稻田上漂又称眼子菜、牙齿草、“货郎盖”、鸭嘴草,稻田区分布很广,是一种多年生恶性杂草。水上漂叶片浮在稻田水面,既降低水温、土温,又消耗土壤大量养分,受害水稻叶黄而细弱,不扩权,减产严重。

如何防治:

眼子菜,又称案板芽、水上漂。系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是为害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它可通过根茎和种子繁殖。由于该害草生活力强,人工薅除费工、费时,效果不佳,很难达到灭草增产的预期目的,特别是在冷浸田、冬水田中滋生繁殖的眼子菜,常造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重害田将减产30%以上。采用化学药剂防除,有除效高、成本低、节时、省工的优点,只要正确掌握化除技术,适时施药,就能达到不伤秧苗只杀杂草的预期目的。采用化除每亩可节省耘田劳为5-10个,增产稻谷10%以上,同时对野慈姑、四叶萍、水绵等其它多年生杂草亦有良好的防效。

折叠施药时期和方法

眼子菜通常在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栽秧后20-30天),牙齿草基本出齐,大部分叶片由茶色转为绿色时是施药的最佳时期。因此,适时准确地施药是保证药效的关键。施药采用浅水层毒土法均匀撒施,施药后7-10天内保持浅水层7-8厘米,不能放"跑马水"。若田水干了可适当缓缓补充。施药后15天内不能下田搅动泥层或薄草,也不能让鸭子下田,以免发生药害。

折叠农药的选择

眼子菜每亩每次用药量,可任意选用以下一种,但应注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热区,用药量应酌情减少,取下限数(即最低量)。

①50%的威罗生(排草净)乳油100-150毫升;

②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90克或25%的敌草隆可湿性粉剂70-90克;

③78.4%的禾田净乳油200-250毫升;

④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的杀草丹乳油150克;

⑤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克,加26%的敌草隆可湿性粉剂50克。以上任选一种除草剂,拌细潮土30-40千克均匀撒施即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众多地区均有种植。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水稻杂草稻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稻田杂草稻的危害,本文针对水稻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危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1、形态特征

苗期杂草稻出叶快,分蘖多。拔节后。杂草稻植株生长迅速,株高明显高出常规粳稻品种,叶片较长、宽,叶色较淡,株型松散。成熟期考察,杂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种稍高或相仿,分蘖成穗多,抽穗期早5—7d,上部3张功能叶均比常规粳稻长且宽,功能叶衰老速度快。田间直观印象是叶片宽,叶色淡,繁茂性好,长势类似杂交籼稻。杂革稻的茎秆以绿色为主,有部分呈紫红色,少部分杂草稻出现分离现象,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也出现了大青棵。杂草稻穗型较大,每穗粒数较多,弯穗型,稻粒细而长,有芒,千粒重较低,灌浆速度快,落粒性极强,边成熟边落粒。谷粒黄色或黄褐色,糙米(种皮)呈棕红色或玛瑙色,米质适口性差。据调查,杂草稻平均穗长21.94cm,比常规粳稻长7.66cm,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53.9粒,比常规粳稻多50.25粒,千粒重为22.83g比常规粳稻低3.64g,落粒率73.7%—96.5%,比常规粳稻高56.36%。

2、危害

由于杂草稻前期生长旺盛、繁茂性强且早熟,在稻田与栽培稻争光、争肥、争空间,抑制了常规粳稻的生长发育,当田间杂草稻发生占40%时,水稻成熟期就基本上被杂草稻.覆盖,无目标产量的形成;加上杂草稻极易落粒.产量收成很低;部分未落粒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其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淀,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据报道。黑龙江省仅稽生稻一项因品质下降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达3亿。4亿元;由于其具备了休眠性、落粒性、繁殖系数高等杂草特性,生育繁殖已脱离劳作控制范围,一旦发生粥危害多年,尤其在直播稻田和不翻耕套播稻田,杂草稻数量成倍上升。危害日益严重。

3、发生原因

杂草稻早熟易落粒,成熟时种子落入田中.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成苗,这样年复一年,繁殖蔓延。但杂草稻迅速蔓延的原因.仍然与近年来栽培技术体系的改革是分不开的。随着稻麦免、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土壤耕翻次数明显减少,耕翻深度也越来越浅,使掉落在田间的极少量种子能够生存繁衍:而麦套稻田和直播稻田则给常规粳稻和杂草稻提供了同样的适宜环境,使杂草稻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而跨区机械作业和种子调运过程中混入的极少量杂草稻种子,是杂草稻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4、防治措施

根据各种杂草的发生特点,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当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后期。通常是在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土壤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后期采取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则以防除扁秆藤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具体的施药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3个时期进行。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并且大部分药剂施药后需要在5∼7天内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应补灌至适当深度。排草净、恶草灵、丁恶混剂和莎扑隆,在移栽前施用最好。水稻移栽前用除草剂,多是在拉板耢平时,将已配制成的药土、药液或原液,就混浆水分别以撒施法、泼浇法或甩施法施到田里。撒施药土的用量为20kg/亩,泼浇药液的用量为30kg/亩。移栽后前(初)期封闭填表的处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移栽后的前期是各种杂草种子的集中萌发期,此时用药容易获得显著效果。但这一时期以恰是水稻的返青阶段,因此使用除草剂的技术要求严格,防止产生药害。施药时期,早稻一般在移栽后5∼7天,中稻在移栽后5天左右,晚稻在移栽后3—5天。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药剂安全性好或施药时气温较高、杂草发芽和水稻返青扎根较快,可以提前施药;反之,则适当延后。施药方法,以药土撒施或药液泼浇为主。大部分除草剂还可结合追肥拌化肥撒施。水稻移栽后的中后期,如有稗草和莎草科杂草及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等一些阔叶杂草发生,可于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66673t7ww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8
下一篇2022-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