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喝了好几次素酒,到底素酒是什么酒?佛教戒律是不饮酒,为何可以喝素酒?

答:素酒是什么酒?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注意到,很多答主都答,素酒是粗酿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粗酿,酒度数低,浑浊不好看,大会引起人的欲望,所以称之为“素酒”。

即经过“蒸馏”工艺的是荤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的就是素酒。

这种解释,很滑稽,属于拍脑袋想出来的。

虽说上海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青铜蒸馏器,可以说明我国早就拥有了酿酒蒸馏技术,但在元明以前,世上常见的都是非蒸馏酒。

不信?请看杜甫《饮中八仙歌》,诗里写汝阳王李琎要喝足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左丞相李适之豪饮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布衣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

唐代的大斗为6000毫升、小斗为2000毫升,但酒具毕竟不是量具,这里以小斗论,即焦遂的酒量已达到了10公斤,请问,这能是蒸馏酒吗?

而这“饮中八仙”,既有王公、高官,也有诗人、平民,喝的都是同样的酒,可知,蒸馏酒并非社会主流。

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读《水浒传》,看众好汉喝酒如喝水的情节,也就不难理解了。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半山亭上,嘴里淡得出鸟,看见有卖酒的山民挑着一担水酒上山,不由分说,劈手就抢了一桶,喝了个底朝天。

“智取生辰纲”过程中,白胜也挑了一担水酒,押解生辰纲的军丁并非好汉,却也一个个要买酒解渴。

以酒解渴,要说这是蒸馏酒,打死也不信。

可以说,《水浒传》里出现的所有酒,都不是蒸馏酒,包括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透瓶香”。

但是,必须注意,在《水浒传》里,酒也是有荤素之分的。

在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里,鲁智深就朝刘太公大呼小叫道:“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而在第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里又写:“众僧都坐了斋。先饮了几杯素酒,搬出斋来,都下了衬钱。”

可见,酒分荤素,并非以是否经过蒸馏来区分。

又有人说,《宋史‧食货志下七》里有提到:“自春至秋,酝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这两种酒都不经过蒸馏,但发酵和熟化时间长短不同,是否小酒就是“素酒”;大酒就是“荤酒”呢?

这种解释就更加可笑了。

唐僧喝了春秋酿的酒就不破戒,喝了冬夏酿成的酒就算破戒,这是什么逻辑?!

真要照这么分,那么和尚娶春秋两季出生的女人为妻,是娶了素妻,不算破戒;娶冬夏两季出生的女人为妻,是娶了荤妻,就是破戒——这说得通吗?!

于是,又有人翻经引据,说清食谱《调鼎集》茶酒卷里酒单中提到有素酒:“冰糖、桔饼冲开水,供素客。”

这只能说是《调鼎集》太牵强附会了。

冰糖、桔饼冲开水,不就是茶水、饮料吗?

要骗人也不带这么骗的。

再有,《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唐僧有谆谆教诲悟空、八戒师兄弟,说:“既如此,你兄弟们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

看,素酒也是会“醉饮误事”的!

喝冰糖加桔饼茶水会醉的吗?

可见,《调鼎集》里的冰糖加桔饼茶水绝不是《西游记》里说的“素酒”!

那么,“素酒”和“荤酒”的区别在哪儿呢?

其实,《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是有答案透露的。

且看里面这样写: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像一个耳报;但他说话,惟三藏听见,别人不闻。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钟。

看到了吧?——“葡萄做的素酒”!

葡萄属于水果类,即水果酿造的酒便为“素酒”。

原来,佛教认为,粮食是用来养人的,用粮食酿酒,是一种糟蹋行为,糟蹋粮食,就是夺人口粮,属于间接杀生,即用粮食酿造的酒就是荤酒。

水果,特别是野果生于树,以之作酿,是物尽其用,可称“素酒”。

但是,“素酒”和“荤酒”之分,属于中国佛教教徒的“创造”——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论荤酒、素酒,酒后都会乱性,按照佛教戒律,都是不能饮用的,但机智的中国佛教徒,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竟然创造性的发明了荤素之分,让人哑然失笑。

据说,有和尚喜吃鸡蛋,称自己吃的是“素蛋”。何为“素蛋”?该和尚一本正经地说:“公鸡与母鸡交配后生下的蛋为荤蛋,未经交配而生下的蛋则为素蛋。”

这,也是一种很灵活的“创造”罢。


释教戒律颇多,所谓的“五戒十善”,五戒其中之一就是戒酒,按理来说,出家人是不能够饮酒的,如果饮酒那就是破戒。

不过《西游记》里,唐僧和几个徒弟们不仅喝过酒,而且还不止一次喝过酒。

原著第十三回:

唐太宗李世民为唐三藏送行,赐素酒一杯。

原著第十九回:

三藏道:“既如此,你兄弟们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

原著第四十八回:

陈老问:“列位老爷,可饮酒吗?”

三藏道:“贫僧不饮,小徒略饮几杯素酒。”

原著第八十二回:

三藏羞答答接了酒:“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佛门中人的确戒酒,这是没问题的,但从这些原著当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却也是喝过酒的,唐僧本人虽然对饮酒比较抗拒,但也并非完全禁绝,素酒他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孙悟空等几个徒弟,唐僧则更加宽纵,觉得他们喝些素酒没什么问题,只要不喝醉了耽误事情就可以了。

而且,从唐僧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佛门之中对于酒,也有荤素之分。

看到这里,所有人的疑问都在于素酒的“素”字上,唐僧喝素酒却拒绝喝荤酒,酒通常都是用粮食、谷物或者水果酿造,也没听过用肉酿酒的啊。

并且,唐僧也要求徒弟们不要贪杯免得酒醉,说明“素酒”的确也是酒,多饮也会醉。

素酒与荤酒之分,只要看酿造工艺与原料

其实关于素酒,古籍中早就有所记载。

《宋史》:自春至秋,酝成即鬻,称“素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称“熟酒”。

在古代,素酒说的是没有经过蒸馏的低度酒,其实蒸馏酒的工艺在元代时期才开始普及,在此之前,中原地区的酒大都都没有经过蒸馏,所以度数非常低。

人们并不将酒酿进行蒸馏提纯,只是简单过滤而已,再进行加热以便于保存,这样的酒的酒精度数也就在十几度而已。

这也是为何很多名著里的好汉,喝酒都是几大碗几大坛的喝,却毫无醉意的原因。

说简单点,发酵酿造时间较短、酒精含量低,是素酒的一个主要特征。

不过,也并非所有低度数与简单酿造的酒都算素酒,比方说米酒跟啤酒。

原著第八十二回:

孙悟空道:“师傅平日好吃些葡萄做的素酒。”

事实上,佛门之中,用粮食酿造的酒都不算是素酒,只有用果子之类酿造的酒才能称作是素酒而已,这样喝了,也不算是犯戒。

佛门认为,粮食是百姓们生存的根本,而酿酒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为了饮酒而消耗粮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尤其在古代农业条件不好的状况下。

因此用粮食酿造的酒也不是素酒,喝这样的酒就是在浪费粮食,造成百姓的饥饿。

整体来说,使用水果酿造、不经过蒸馏工艺、度数很低的果酒,才算是素酒。

佛门之中的荤素,与既定印象中的不同

现在我们说起出家人的饮食,第一反应就是不吃荤腥,也就是不吃肉。

然而实际上,不吃肉只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而且是在南北朝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在古印度地区、蒙藏与东南亚等地,并没有这样的规矩。

之所以造成如此现象,主要还是中原的人们对于佛门原本的戒荤腥的定义产生了误会。

佛门讲究慈悲,关爱万物,因此戒杀生,所以许多佛教徒会选择吃素,可原本的佛门并没有硬规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吃荤。

佛门所说的“荤”指的是带刺激气味的蔬菜,比如葱姜蒜韭菜之类,而不是说肉。

严格来说,非汉传一脉的其他佛门是允许吃肉的,不过对于吃肉也有规矩。

马、象、人、狗、毒虫、狮子、虎、豹、熊、罴之肉不得食,猪牛羊鸡鸭鱼肉是可以的。

并且,佛门只能吃三净肉,也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之肉。

意思就是说,只要我没有见到屠宰过程,没有听到屠宰时发出的声音,还有并非专门为我而屠宰产生的肉,就是三净肉,是可以吃的。

佛教源于古印度,因为与中土之间文化并不相同,加上语言问题,很多教义在翻译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偏差,使得人们理解也有所不同。

唐僧所饮的素酒,并非是说用植物酿造的酒,而是符合佛门规矩的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62078u2srp.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3
下一篇2022-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