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特别讨厌公共场合最大音量刷抖音的人他们咋想的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一家人辛辛苦苦等到女人回来,做了一桌子菜,女儿为了刷抖音,坚持拍抖音,然后因个子不高,站在长凳上拍,一不小心,摔倒了,然后一不小心脚挂着桌子满满一桌子菜,全部没了……

一个小女孩,沉迷抖音,正自己自娱自乐拍摄时,镜头外却是母亲刚洗澡出来入境……

还有一个男子,整天不上班,在家刷抖音,脾气暴躁,抢了手机跟要他命一般,家人敢怒不敢言,无奈求助新闻媒体……

抖音作为流行自媒体,确实带来无数商机,无数新鲜,无数乐趣,但凡事有利有弊。

只是针对那种沉迷现象。

我,是很讨厌无时无刻抱着手机刷抖音的。

刷抖音一时爽, 一直刷抖音一直爽.它花掉了本来应该用来提升自己的时间,每天沉迷于抖音3-4小时无法自拔。

WHY?

一是经常听周边的同事聊起抖音,增加了我们刷抖音的频率。

二是工作需要研究抖音上的内容是怎么做的?但往往转移了注意力。

三是我也想有自己的粉丝,羡慕别人几百万粉丝量.甚至幻想自己忽然就火了。

正如所有的喜欢、羡慕的,都是别人的,一边沉迷,一边无法自拔。

我有个朋友,每天都刷抖音.躺着刷、坐着刷、吃饭时刷、睡觉前也刷,甚至还心怀着“不把马桶圈捂热誓不起身”的孤勇。

我们总是怀疑自己浪费了世间,但却是一无所获。或许抖音创建的初衷是好的:记录身边的快乐,可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抖音已经变质了.

抖音已经快乐不再,变成单纯提供快感的娱乐工具.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此同时,因为沉迷抖音导致的那些无可挽回的闹剧也层出不穷.

有才华、爱运动的宠物们最受热捧,辛辛苦苦训练的小朋友却被质疑;

美女们随便动几下就获赞千万,真正展现才华的主播却无人问津;

晒宝宝、玩宝宝的视频越来越多,真正关心孩子的却寥寥无几。

抖音上基本没有真正有内容、有质量、有深度的视频,主播们不过是利用这个平台,发布一些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快餐文化」,从中获利。

内容同质化:抖音上的视频大多使用同样的模式,不过是换了个包装;

过度娱乐化:能够引起思考,甚至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感受人生的内容几乎没有;

无意义社交:社交应该是有意义的,可抖音不过是消遣时间的一个工具;

摧毁独立思考:仿佛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能用娱乐包装,严肃的事物被排斥,人们主动拒绝思考。

这也就是为什么还有人不玩抖音,宁愿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也不在糟蹋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去羡慕那些不可能的生活。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要娱乐化。

你看看那些不玩抖音快手的人,他们照样过得好好的,起码不会看着视频傻笑;

你看看那些不爱使用社交软件的人,他们也能活得很有趣,不是读读书,就是和朋友出去旅行;

你看看你以前的生活,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依赖症」,可是你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充实。

我们需要社交媒体,却不能被社交媒体掌控了我们的生活,刚刚刷完朋友圈,下一秒又去刷抖音。

一天下来,你把时间都消耗在无甚意义的社交上,还不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看个电影散个步,岂不是更加有趣。

生活的趣味程度,不是看几个短视频、仓促地笑几声就能填补的。只有你真正的认可了你的生活,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趣味。

而不是,通过别人的生活,获取几分可有可无的乐趣。

就算是碎片化的休闲时间,我们也要隆重对待。生活的品质,就取决于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的。

我不会劝你卸掉抖音,但奉劝你少看为妙。

生活是自己的,你得有自己的底气。

建议:

1、任何的新鲜的事物都有一个时间期限,抖音就和当初的微信一样,那么可以给自己每天限定一个时间,就是哪个时间段玩抖音,玩多长时间,控制一下自己。

2、很多人刷抖音,是因为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自己 又很无趣,那么就需要自己给自己做一个一天的规划,一天之内,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这样其他时间随意玩都是可以的。时间就是这样,会被各种事情占有,我们需要赋予我们的时间意义,那么健身就很必要了。

3、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锻炼,这样可以让身体产生愉悦感的多巴胺。同时身体变好了,气质变好,身材变好,就会让心情也会变得更好。

4、如果是重度抖音爱好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卸载,眼不见心里不挂念。这个方法疗效也不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到很多东西,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己拍一些小视频,转化为生产力。

无聊的时候,就出去走走,经常在同一个环境中,思维会混沌。多出去走走看看,就会打发无聊的时间,想点有意义的事情。

看抖音的没遇见过,但是公交车外放音乐的遇到过,在郑州晚上下班坐车回家,46路公交,记得清清楚楚,耳边一路都是张碧晨的凉凉,我还一直以为是公交车放的歌,后来一直是这个歌,然后才发现是个女人拿手机在外放,心想这人到底碰到了什么事,能放一个多小时的凉凉,可能是天太热了,想凉快一会吧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讨厌和烦感这种行为的,而且公共场所外放音乐的这类人应该不是要分享快乐而是自私无所谓的一种生活态度。

公共场合外放音乐是和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一样没有素质的表现,公共场所不是自己的私人环境,在其范围活动是具有道德甚至法律约束的,现在中国有些城市已经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严禁在公共场合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其中就有禁止外放音乐。

之所以还有许多人无视规则,我想主要是因为违反规则所付出的代价太小,而且也确实不太会有人监管,再加上很多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根本觉得公放音乐没什么。

所以我们现在要从教育,公共道德制度方面出发,健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诚然这还需要经过一段长路,不过随着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步伐的不断推进,我相信,假以时日,我国人口素质上会有质的提升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douyin/66333px39e.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8
下一篇2022-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