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涮羊肉起源于清朝

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在元代,第二种是起源于清朝,第三种是起源于宋辽,具体如下:

1、元代

当年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在人困马乏的时候,猛想起家乡的菜肴,于是就让军厨去做,但是这个时候发现有敌情,于是厨师就将羊肉切成薄肉,在水中涮好,忽必烈吃完之后,翻身上马迎敌,获得胜利。

战胜回营后,成吉思汗叫军厨再做一次,而这次军厨又配备了不少的小料和配菜,将领们吃后人人赞不绝口,于是众人请求忽必烈赐名,于是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2、清朝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3、宋辽

从考古资料看,内蒙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3个契丹人围火锅而坐。有的正用筷子在锅中涮羊肉,火锅前的方桌上有盛着羊肉的铁桶和盛着配料的盘子。这是目前所知描绘涮羊肉的最早资料。

比辽壁画时间稍晚一些的南宋人林洪在所着《山家清供》中也涉及到涮羊肉。他原本是对所吃涮兔肉极为赞美,不仅详细记载兔肉的涮法、调料的种类,还写诗加以形容,诗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彩霞。”这是由于兔肉片在热汤中的色泽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诗句。

涮羊肉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尽人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又因老北京用铜锅烹饪羊肉为主故亦称“吃锅子”“涮大羊”。

?

相关做法:

1、羊骨,鱼和姜加水做汤。

2、羊肉冻硬,把冻肉进一步剥除肉头、边角、脆骨、云皮、筋膜等,然后切成15~20厘米长、3~5厘米的宽的极薄片,码在盘中待用。

3、把虾仁加入汤内。

4、火锅加木炭,把水烧开后,先下入少量肉片在汤中拨散,使其涮成灰白色时,随即可夹出蘸着配好的调料吃,然后肉片下随涮随吃,切忌下得过多容易老化影响鲜嫩。

5、肉片涮完后,再加入白菜头、细粉丝(也可用冻豆腐、白豆腐、酸菜、菠菜等),作汤菜食用。

?

选购小技巧:

1、看颜色。绵羊肉肌肉呈暗红色,肉纤维细而软肌肉间夹有白色脂肪,脂肪较硬且脆。山羊肉肉色较绵羊肉淡,有皮下脂肪,只在腹部有较多的脂肪,其肉有膻味。

2、看肉上未去净的羊毛形状。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毛硬直。

3、看肋骨。绵羊肉肋骨窄而短,山羊肉肋骨宽而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艾迪网

原文地址:http://iiiiidea.com/baike/197589xsegw.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